本站訊(通訊員 陳乾坤)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大中小一體化育人體系優勢,打通思政育人“最后一公里”,日前,由天津師范大學和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主辦,我校外國語學院和新航道天津學校聯合承辦的“中央外辦原副主任、中國前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專題報告會”在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來自全市40余所大中小學的1100余名教師、家長和學生共赴一場思想碰撞與文化交流的盛宴。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中國國創會中國故事研究院院長胡敏教授,新航道天津學校負責人、我校外國語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學校相關處室、學院負責人參加了報告會。會前,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白學軍會見了劉曉明大使和胡敏教授。


胡敏在致辭中對劉曉明大使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同時也向各位來賓致以誠摯的問候。他談道,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國家之間交往更加頻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已經成為提升國家軟實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途徑之一。他基于新航道助力眾多青少年海外交流的實踐,闡明了新航道旨在培育兼具中國底蘊與全球視野的青少年的宗旨。

報告會上,劉曉明大使結合自身駐外生涯和外交工作,分享了“講好中國故事”的經驗和體會,他深刻闡述了當前新形勢下做好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調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公民意識、斗爭意識、大局意識等“五種意識”;不斷提高公共外交能力、善用外媒和交友能力、調研備戰能力、應變溝通能力、外語能力及學習能力等“五種能力”,努力使中國故事“聽得到、聽得懂、聽得進、聽而信”,在講好中國故事中做到有的放矢、激濁揚清、增信釋疑,讓世界看到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

報告會氣氛熱烈,在場師生分別就如何促進中英友誼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劉曉明大使逐一解答,他勉勵同學們要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學識武裝自己,做到知己知彼,學會溝通,善于交友,精通語言,做好中國形象的代言人、中國聲音的傳播者。
照片由外國語學院提供
編輯: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