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电影短视频平台完整版观看,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鬼色_高清无删减在线观看

師大要聞

首頁 > 師大要聞 > 正文
【喜迎黨代會】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 提升師德建設效能丨教育強國實踐巡禮②

本站訊

增強思想浸潤錘煉政治品格 推進教育家精神入腦入心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提高政治意識、強化政治思維。建立完善教師理論學習制度,依托教師黨支部(教研室)開展定期理論學習,通過“教師思政大課堂”等平臺,以專家領學、座談研討、專題講座、主題征文等形式,緊跟時政熱點,緊抓關鍵節點,開展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及教師的重要論述等學習,形成領導干部帶頭學、專家學者輔導學、全體教師踴躍學的濃厚氛圍,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引導廣大教師不斷提升政治意識和政治擔當,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

筑牢網絡陣地豐富育德載體 推進教師思政提質增效

創建黨委教師工作部微信公眾號,發揮網絡思政載體作用,推進教師思政走深走實。策劃推出《以詩話史——書記領讀學‘四史’》《史話英模贊——教師領讀學黨史》專欄,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開設《牢記囑托 實干奮進—天師大教師的別樣寒假生活》板塊,展示廣大教師在發展新質生產力、落實“四個善作善成”的創新實踐;創辦《弘揚教育家精神教師思政課堂》《弘揚教育家精神爭做新時代良師》《弘揚教育家精神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弘揚教育家精神教育強國專家談》系列專欄,深入學習闡釋、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開辟《弘揚教育家精神—天津師大教師社會實踐優秀作品線上展覽》,總閱讀量近百萬。網絡思政已成為我校教師理論學習的重要陣地,逐漸形成及時、全面、立體的網絡思政教育體系。

突出規則立德,健全制度體系,推進師德建設走深走實

學校始終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教師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構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師風建設體系;實施“師德首課制”“師德首談制”“師德承諾制”“師德研判制”“警示通報制”“師德考核制”六項基本制度;舉行新教師入職宣誓儀式,在全體教師中組織開展師德承諾;嚴格師德考核,切實發揮指揮棒作用;加強警示教育,強化日常行為約束;加強教師行為監測督導,把問題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建立師德師風督導檢查指導制度,打通師德建設“最后一公里”,形成“黨委領導、部門統籌、基層落實、教師自律”的大教師思政格局。

強化示范引領深挖身邊典型推進師道文化落地生根

實施立德鑄魂工程,建立健全教師榮譽體系,組織開展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師德先進個人和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等評選活動,隆重召開教師節表彰大會,開展為教師亮燈活動,舉辦老教師榮休典禮;組織創作編排展演話劇《徐大同》,制作講述我國著名教育家、改革家李繼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沈德立,著名政治學家、法學家徐大同的紀錄短片《我們的大先生》,制作“從教三十年教師風采展示”視頻;編輯《身邊的楷模—天津師范大學優秀教師事跡冊》,匯編《天津師范大學教師榮譽冊》。廣泛營造見賢思齊、尊師重教濃厚氛圍,切實增強教師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五年來,學校先后涌現出全國最美奮斗者、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王輔成,全國模范教師李洪修,全國優秀教師王雪超,人類學終身成就獎鄭連斌,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白學軍教授團隊,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政治與行政學院和心理學部等一批先進典型。

打造特色品牌,強化日常涵養,推進教師發展持續向好

持續創辦品牌化、特色化、精品化師德師風專題活動,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化水平。依據教師群體不同職業發展層次需求,建設新入職教師“育苗工程”,打造以國培專家領銜的教師培訓師團隊,開辦“樹人學坊”新入職專任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傾力培育新入職教師盡快轉換角色,站好育人講臺;實施青年教師“蓄水池工程”,搭建“青年教師成長訓練營”,邀請教學名師舉辦專題能力提升工作坊,聘請校內外專家擔任“教師職業發展指導專家”“教師職業發展導師”,助力青年教師開闊視野、更新理念、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技能,為青年教師發展蓄力賦能;開展骨干教師“提升工程”,設立“同德師坊”,先后邀請知名專家舉辦專題講座、訪談宣講,組織走進天津大學,深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拓骨干教師學術視野、訓練科研思維,打開科研思路,打造師大強師。

唱響師大聲音形成區域引領 推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充分利用我校優勢學科及專家資源,探索天津高校教師聯合培養模式,擴大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覆蓋面,以“大思政”視野努力構建完善合力育人、協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學校作為活動發起方開展“學習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實踐行”三校聯合活動,先后聯合天津高校組織《“奮斗 堅守逆行”老中青三代高校人講述師德精神傳承故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學習解讀、《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培根鑄魂樹高尚師德》等8場專題云上公益講座,影響覆蓋全國范圍,在相關領域發出天津師大聲音,助力形成天津模式,產生良好社會影響,中國教師報、學習強國、天津日報、津云等多家主流媒體進行報道轉載。

供稿:黨委教師工作部

編輯:張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