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李紹芳)10月18日上午,由天津師范大學歐洲文明研究院、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經濟社會史評論》編輯部共同主辦的“歐亞文明互鑒研修坊暨歐亞文明國際研討會”在天津師范大學開幕。此次會議將舉辦為期四天的學術對話與青年學人研修活動,來自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外知名大學和國內頂尖高校的優秀歷史學者組成導師團蒞臨指導,全國范圍內遴選的20名青年學人作為學員參加學習。

會議在熱烈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拉開帷幕,由“歐亞文明互鑒研修坊”創辦人、天津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侯建新主持。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中,天津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陳玳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余新忠教授,河南大學教授、《史學月刊》原主編李振宏致辭。
徐中強調,舉辦“歐亞文明互鑒研修坊暨歐亞文明國際研討會”正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理論的一種積極回應,是響應國家重大需求的學術活動,是資政服務社會的學術實踐,是歷史學社會功用的鮮明體現。天津師范大學的研修坊、研討會和重大項目是文化強國、文化強市建設的一套組合拳,可謂相互促進,助推歐洲文明研究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充分發揮高校人文學科的智庫作用。
陳玳瑋指出,“歐亞文明互鑒研修坊暨歐亞文明國際研討會”的主旨,不僅在于學術探討,更在于學理創新與話語構建。它契合了習近平文化思想中關于構建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的重要要求,體現了當代中國學者在全球學術格局中積極發聲的責任擔當。通過這一平臺,我們希望匯聚國內外學界的智慧與力量,推動構建以中國為主體、兼容并包、開放互鑒的世界文明研究新格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學術力量。

導師團成員圍繞歐亞文明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五場精彩的主題報告,分別為侯建新教授“關于歐洲文明創生問題的幾點思考”、英國伯明翰大學斯旺森教授“Rethinking Jewish history and culture in late medieval Europe”、日本早稻田大學岡本隆斯教授“何謂‘就場征稅’:東西文明比較視野下的中國鹽政與印度鹽法”、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利涅奧羅教授“19世紀歐洲國家邊界的劃定:以阿爾卑斯山為例(1815-1914)”、東北師范大學趙軼峰教授“明代士大夫政治的興衰”。與會專家學者、學員就主題報告展開學術研討,溝通觀點,交流見解,分享共識,更加深入理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意義。會議另一重要議程是學員論文評議,20名學員就參會論文進行自我闡述,并由導師團成員進行專業點評,旨在培養創新人才,傳承學術薪火。
此次會議,匯聚了國內外史學界眾多頂尖專家學者,聆聽真知灼見,感受思想碰撞,必將對推動歐亞文明互鑒研究,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世界史學者的智慧和力量。
照片由歐洲文明研究院提供
編輯:孟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