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线电影短视频平台完整版观看,久久久综合九色综合鬼色_高清无删减在线观看

媒體師大

首頁 > 媒體師大 > 正文
天津日報 | 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 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實現凝“心”鑄“魂”是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所在,這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凝聚力和引領力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命運所系

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其精神的“統治地位”是通過思想凝聚力和價值引領力的方式外化和體現出來的。馬克思主義認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思想的“統治地位”本質上表達了意識形態在社會領域被人們廣泛認同的存在狀態,意識形態作為一種精神的“統治地位”確立過程實際上是塑造社會認同的過程。意識形態的社會認同塑造,是以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的方式實現的,因為精神的社會主導性最終還是要通過精神的方式來實現,真正的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體現的是思想內化于社會主體之后的價值自覺,這種價值自覺反映了社會主體理性而非感性、主動而非被動建立起自身思想與意識形態之間的意義共識,基于價值自覺所塑造的社會認同因意義共識的存在而恒久穩定。可見,意識形態的思想“統治地位”是以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方式塑造的社會認同為根本支撐的。

國家意識形態作為一種處于社會精神支配地位的統治階級意識,必然要基于自身核心價值觀念塑造具有思想內聚力的社會精神秩序。同時,對于多元社會觀念、政治思潮實現有效的價值規約與引導,使其不構成對主導性社會精神秩序的沖擊和破壞。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任何國家意識形態的生成和發展過程無不伴隨著多元價值觀和多種思想力量的碰撞與較量,意識形態所欲實現的對于紛亂雜陳的社會價值主張統一化,形成穩定的、具有廣泛價值共識的精神秩序,就必須始終直面非主流社會思潮的沖擊和挑戰,在觀點爭鳴和思想交鋒中確立和鞏固自己的思想權威性。在此意義上,國家意識形態存續以強大的思想凝聚力與價值引領力為前提,凝聚與引領一體兩面、相輔相成,內在的思想凝聚和外在的價值引領辯證統一于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實踐過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凝聚力和引領力的喪失本質上意味著意識形態體系的深層解體,凝聚力和引領力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命運所系。

二、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是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命題

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是鞏固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的根本之道。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是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是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外化方式,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是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的實踐方式和本質內容。在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中實現人們對于馬克思主義以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是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的根本支撐。因此,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最終要通過意識形態凝聚力與引領力進行驗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凝聚和價值引領功能的實現程度是檢驗黨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是否鞏固的根本標準,在此意義上,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構成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命題。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深度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經濟全球化所引發的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交融交鋒、市場化改革所帶來的人們思想觀念的多樣和差異、網絡化技術變革所導致的輿論場眾生喧囂,都要求通過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加以應對。當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總體上發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但意識形態斗爭依然復雜尖銳,維護政治安全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意識形態領域是西方敵對勢力企圖在我國制造“顏色革命”的突破口,其慣用手法就是首先把人們的思想搞亂,然后再“渾水摸魚”、趁亂取勝。意識形態爭奪是看不見硝煙的暗戰,所重視的是悄無聲息的思想傳播和潤物無聲的價值觀輸出、融入、滲透和改造。西方“和平演變”和“顏色革命”的現實風險,根本上就是以思想紛爭和價值撕裂方式制造社會對抗和政治動蕩。面對這種社會思想深層的特殊較量,強化提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無疑是破解與應對的關鍵所在。

三、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其著力重點在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根源于馬克思主義規律揭示意義上的真理性以及與時俱進的內在科學精神,這就要求必須以真理性追求的態度和內在科學精神,通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認為理論掌握群眾的奧秘在于理論只有“徹底”才能產生“說服人”的力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表現為基于唯物辯證法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唯物辯證法的革命性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必須在把握時代命題、引領時代潮流中延續和展示其內在科學精神,馬克思主義必須在回應新的時代命題的追問中“說服人”,進而形成其思想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從歷史上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社會實現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漸展示出來的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既來自于唯物史觀所賦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品質,更來自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之后找到挽救民族危亡正確道路的實踐偉力。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既是新的時代條件下延續馬克思主義真理性與科學性的內在要求,也是塑造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的規律必然。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是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著力重點。馬克思認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和歷史之問過程中,展示出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有力破解思想文化“古今中西之爭”,為人類文明走向未來提供科學指引,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指明了正確發展方向,展示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規律探索意義上的真理性與解釋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強調“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這指明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建設的著力點。要通過研究闡釋、宣傳普及和社會融入,實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這是當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點和關鍵。

(作者:馮宏良、孟朝,分別為天津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天津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來源:2024年5月13日 天津日報 第9版

鏈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5/13/content_143094_787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