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侯慧秀)3月16日,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林彬教授做客法學院“中聯”法學講壇,做“民法典時代的商法適用”專題報告。南開大學法學院劉芳副教授、上海中聯(天津)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巖律師、法學院朱沛智副教授及140余名學生聆聽講座。講座由法學院院長郝磊主持。

周林彬以著名法諺“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引出主題,詳細闡釋了民法典時代中國商法的概念,系統地分析了民法典時代中國商法適用的現狀,闡述了民法共同適用論、民法補充適用論以及商事案件跨部門法的法律適用觀點。他提出目前還存在民法典時代中國商法的適用存在商法概念與地位不夠明確、商事關系概念與界定模糊且不統一、商法解釋方法與規則缺失等問題,并從商法概念和地位在立法、司法、仲裁中應相對獨立,立法上完善商法適用一般條款,借助法經濟學、法社會學等理論完善商法解釋與規則三方面提出破解的路徑。
郝磊對周林彬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并指出,周林彬教授對在《民法典》的背景下如何適用商法作了較為系統的闡釋,進一步明確了“民商合一”體例下商法規范和民法規范的協同關系。此次講座不僅讓大家領略了民法典時代如何適用商法的問題,更為師生深化專業學習研究提供了指導,大家要學好學精專業知識,更要注重對實踐的關注、對經驗的積累、對多元方法和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實現對法律的精準把握和自如運用。
上海中聯(天津)律師事務所主任楊仲凱、我校法學院焦艷玲教授進行與談。互動環節,周林彬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學們提出的關于商事代理與民事代理的區別等問題。
中聯法學講壇是法學院與上海中聯(天津)律師事務所共同主辦的學術交流平臺。該講壇自2024年開啟,旨在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開展學術講座,進一步深化院所合作,促進法學理論研究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照片由法學院提供
編輯:夏然